為貫徹落實市委、市政府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意見》和省、市總工會《關于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建立企業單位群眾工作室的實施意見》的要求,按照學院黨委工作部署,結合學院實際情況,制定如下實施意見。
一、建立群眾工作室的意義
建立群眾工作室,是各級工會組織落實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和完成工會工作的有效舉措;是堅持以人為本,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;是加強工會組織切實表達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教職工根本利益的需要。市委、市政府明確提出依托工會組織建立群眾工作室,即體現出對工會組織的信任,也是交給工會組織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。各基層分會和廣大工會干部要站在全局的高度,充分認識到建好群眾工作室是密切黨群、干群關系,切實把黨的群眾工作做到教職工中去,為教職工服務的具體體現,把群眾工作室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任務來抓,切實加強領導,認真謀劃,明確責任,努力把群眾工作室建設成密切黨群、干群關系的“連心橋”,為教職工排憂解難的“直通車”,引領工會工作的“導航器”,以扎實有效的工作,促進學院和諧,推動學院發展。
二、建立組織機構
學院群眾工作室設在工會,與工會實行一套人馬,兩塊牌子,群眾主任工作室由學院黨委副書記胡珍芬擔任,副主任由學院工會常務副主席李靜擔任,成員由李敏峰、董巍、梁劍、林桂敏、曹連平、史磊、侯滿生組成。
辦公地點: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工會委員會
聯絡員:董巍
聯系電話:2368873、2368877
電子郵箱:tszygh@126.com
群眾工作室分別在院部和東、西兩院設群眾意見箱。
各基層分會也要建立群眾工作站,指定一名工會干部負責,并明確一名聯絡員作好具體工作,要確定辦公地點,公開辦公電話和電子郵箱,建立工作臺賬、工作日志。
三、群眾工作室(站)工作任務
群眾工作室(站)要積極協助黨政大力發展和諧的黨群、干群關系,配合黨政解決教職工關注的熱點、難點問題,關心教職工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,為教職工辦實事,發揮黨政參謀助手和教職工貼心人作用。主要任務是:
1、定期開展下基層活動,堅持深入各基層分會,教研室,接近、聯系教職工,了解和掌握群眾利益訴求。
2、深入開展“雙維雙促”活動,堅持為黨政分憂,為教職工排憂解難,為學院發展出力的宗旨,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,努力實現“維護教職工權益、維護教職工穩定、促進學院和諧、促進事業發展。”
3、開展教職工輿情征集活動。結合溝通對話制度,定期向教職工發放征求意見表,了解群眾呼聲,建立輿情檔案,定期向黨政匯報,重大問題隨時報告,并將辦理意見及時向教職工反饋。
4、開展矛盾糾紛排查活動。與有關部門配合,堅持日常排查、專項排查和重點時期排查相結合。了解和掌握教職工思想上的波動和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落實信訪代理制度,定期收集、報告教職工思想情況,建立工作臺賬,充分發揮信息預警作用,發現重大問題及時提請黨政妥善處理,盡早化解,避免引發群體性事件。
5、開展領導干部接訪、約訪活動。在黨政統一協調下,做好黨政工領導干部接訪、約訪工作,建立領導干部接待日,與教職工面對面交流,解答教職工關心的熱點、難點問題,對特別關注的重要事項進行約訪,主動與教職工溝通,避免矛盾激化升級,接訪情況應向教職工公告。
6、建立工作檔案。群眾工作室(站)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檔案、工作臺賬和工作日志,切實為教職工提供便捷、規范、高效的服務,自覺接受群眾監督,積極協調黨政領導給予資金上的支持,為正常開展工作創造條件。
四、群眾工作室(站)工作制度
1、推行工會與行政定期溝通對話制度。通過溝通協商的方式,解決教職工的意見、建議和實際問題,實現教職工訴求渠道暢通,維護學院和諧穩定。
2、完善教職工信訪代理制度。健全信訪代理責任制,規范代理程序,對教職工信訪訴求,堅持熱情接待,及時處理,形成統一登記、分類接待、分類處理、回復、回訪等流暢的運行機制。
3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制度。建立工作預案,如遇重大事件、突發事件,力爭第一時間報告,第一時間參與處置工作。
4、建立信息上報制度。對于教職工思想動態定期向黨政和上級工會匯報,重大事件、突發事件 隨時報告,上報信息要及時、準確、詳實、全面,杜絕遲報、誤報、瞞報和漏報現象,為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做好預警性、基礎性工作。
五、工作要求
各基層分會要把群眾工作站建設作為當前工會一項重要工作來抓,主要領導親自抓,做到明確分工,落實責任,把建站情況匯報學院工會并實現有效運轉。學院工會將對各分會建站情況進行檢查,把群眾工作站工作情況列為工會考核評比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,建立群眾工作站情況通報制度,開展各種形式的督導檢查。對違反群眾工作原則,損害群眾利益,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,要實行責任追究制度。(工會)